開欄語
國有企業之清廉,實為穩固與繁榮之基石。清廉國企建設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政治任務,對于國有企業而言,清廉國企建設是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,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不可或缺的政治保障和制度優勢。唯有堅定不移地推動維護清廉,方能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。
為加強對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,教育引導年輕干部筑牢廉潔根基,扣好廉潔從業的“第一??圩印?,贛州建工集團審計監察部特舉辦“清廉大家談”活動,在公司微信公眾號設立“清廉大家談”專欄,邀請公司監察對象,特別是重點監察對象以及新提拔、轉崗的人員結合工作實際,圍繞“我”與崗位、與同事、與家人間的廉潔故事,談體會、講感受、說心得,以此推動清廉成為公司的良好風尚。
廉潔家風故事
廉潔上的堅守
項目副經理 楊垂建
2011年畢業至今,十四載光陰荏苒,從央企到事業單位再到國企,廉潔始終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鮮明的底色。那些關于堅守的故事,如星辰般點綴在記憶深處,映照著我不曾動搖的初心,也鐫刻著我對職業信仰的執著。
那一次是2015年?秋分那天,我作為現場負責人盯著紅外測溫儀上跳動的數字:142℃。壓路機轟鳴聲中,瀝青站調度老吳的皮卡車卷著煙塵沖到攤鋪現場,后座跳下來的小工正往剛卸料的運輸車輪胎下塞紅包。這車料測溫槍碰巧壞了,您看……他遞來的檢測記錄表上,油石比數據像是被雨水洇過般模糊不清。我彎腰抓起一把骨料,指尖殘留的柴油味和青灰色結塊印證了猜測——這批改性瀝青摻了回收廢油。攤鋪機操作手忽然調轉方向,滾燙的料斗徑直朝我站的位置傾斜。后退時絆到防撞墩的瞬間,瞥見老吳手機屏幕上閃過的轉賬截圖,備注欄赫然寫著“降溫費”。這讓我想起上個項目在公司大會批評發現的早期車轍,那些扭曲的波紋就像劣質瀝青的無聲控訴。“全線停工!”我用對講機喊出指令時,遠處正在攤鋪的第三車道已經壓出三十米。質量員小蔣攥著取芯樣本跑來,芯樣斷面蜂窩狀的孔隙在陽光下宛如無數張開的嘴。老吳突然拽住我胳膊:“這批料是張總親戚供的,你前年職稱評審……”
暗紅色瀝青在取芯孔洞中汩汩冒泡,蒸騰的熱氣模糊了安全警示牌上的“壓實度≥96%”。我甩開他的手,抓起消防斧劈開運輸車封簽,瀝青泵閥口凝結的黑色塊狀物簌簌掉落。“現在退場還能保住你的瀝青站資質。”我舉起正在錄像的手機,鏡頭里老吳額頭的汗珠比他摻的廢油還要渾濁。七天后,返工路段攤鋪的新型橡膠瀝青升騰起藍色薄霧。監理驗收時,我特意把老吳送來的“降溫費”紅包換成自費購買的電子測溫標簽——每個標簽都印著道路設計年限:“十五年”。
鋼筋淬火處騰起青煙,瀝青凝固時漫卷星河,混凝土終在歲月里顯影出忠貞。那些暗夜中拒收的紅包化作橋塔上的航標燈,退回的宴請票根鋪成隧道里的反光帶。當工程人的脊梁比預應力鋼絞線更不屈,當驗收單上的簽名比探傷儀射線更透亮,我們澆筑的便不只是道路與樓宇,??而是用良知作骨料、以規矩為配合比,在時代大地之上,筑起一座座頂得住洪水、扛得過地震、經得起人心檢閱的豐碑。
來 源 | 東江源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項目部
編 輯 | 彭津梁
編 校 | 鐘蘇紅
編 審|王龍生
終 審 | 王秋平
掃碼關注公眾號 掌握最新動態